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13章 鼍鼓羞鼎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p;希拉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,亲手打开皮箱,“我最近购买了一件青铜器,存放在银行保险箱中。维文帮我看看?作为报酬……今天的咖啡我请!”

    “好啊,我也刚好见识见识您的藏品!”卢灿搓搓手,真的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来求鉴定的。

    皮箱打开,里面被填充了大量泡沫,看到躺在其中的物件,卢灿哑然失笑,真正有意思,下午入手一件牢鼎,现在又看到一尊羞鼎。

    羞就是滋味鲜美的调味羹,“致滋味乃为羞”,意为羞鼎是用来置调味羹的小鼎。

    “嗨,你帮我看看,这小锅是什么时间的?”雅克双手将这尊羞鼎捧出来,放在桌子中央,向卢灿伸手示意。

    这尊鼎不大,含盖高为三十五公分左右,鼎为圆形,双耳方孔,耳饰斜方格云纹,腹饰蟠虺纹,犀首纹膝,三只马蹄足,膝上的图案,还有盖上的纹饰,怎么看都像是文字,盖为穿孔纽提。

    鼎身呈现灰白色,铜锈的一种,属于氯化亚铜氧化色。

    青铜锈色通常有:白色(氧化锡),灰白色(氯化亚铜),亮绿色(碱式氯化铜),浅绿色(碱式碳酸铜),红褐色(氧化亚铜),黑色(氧化亚铜),靛蓝色(硫化铜),蓝色(硫酸铜)。

    呈现白色、灰白色的青铜器,多出土在中国南方,那里土壤潮湿,这种色彩属于水氧化;而亮绿色和蓝色等铜绿,属于空气氧化,常出现在西北和北部地区。当然,这一标准也不是绝对,譬如川地出土的很多青铜器,也是亮绿色,与所处环境关系更大。

    卢灿将羞鼎盖子捧起,用平摊在桌面上,用两根手指指腹轻轻触摸鼎的内部,有轻微的凹凸痕迹——羞鼎较薄,外壁的铸造纹饰,经年累月之后,会在内壁形成凸痕。

    真家伙!

    通过铜锈的判断,卢灿感觉这尊羞鼎出自南方楚国——也就是属于楚鼎。虎牢博物馆的楚鼎数量相对较多,大小一共二十多只,很好判断。

    另一个支撑卢灿鉴定结果的,那就是“铭文”,非常难以辨识——春秋时期的楚国文字,自成一体,秦国文字、齐国文字差别较大,更接近鸟篆。

    在篆书的基础上,附加鸟形装饰,使文字艺术化,此即所谓“鸟篆”的起源。如楚王孙鱼铜戈铭文共有六个字,均附有鸟形,富有情趣,表现了楚人对鸟类的特别钟爱。

    属于与中原古文字有渊源关系,但又不尽相同于中原甲骨文、铭文、篆文一脉相承的“古篆体系”。

    一共有八个铭文,分散在三只马蹄足的膝盖上,还有两个文字则在鼎腹。出门匆忙,没带放大镜,卢灿只得趴在羞鼎前,一点点仔细观看这些文字究竟是什么。

    一直观察了十多分钟,他才缓缓抬起头来,神色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“鉴定出结果了吗?”雅克刚才一直饶有兴趣的打量卢灿,这会儿见他停下来,似乎有了结论,忙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卢灿点点头,手指触摸着鼎上的铭文,心中发苦,想骂娘。

    这又是一件被盗窃的文物,而且它的“兄长”非常有名——皖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!号称中国第一圆鼎的“楚大鼎”!

    楚大鼎高113cm,口径87cm,腹深52cm,重达400kg,绝对是实足的“重器”。鼎腹下刻有“安邦”二字,可见当时就是楚国用来镇国之用。

    是的,这尊羞鼎的纹饰与楚大鼎的一模一样,而且铭文中的两个字,在楚大鼎上也出现过,卢灿凭借技艺,想起它们——“鼍(音驮)鼓”。

    鼍是扬子鳄,在古时候,这种动物绝对算是“神兽”,鼓并非乐器鼓,而是代指圆腹扁平状青铜器具。鼍(音驮)鼓就是神兽背负的青铜器。

    估计应该是这尊羞鼎的名称。

    上世纪初,一股盗墓风席卷全国。长沙、洛阳、西安、寿县等“地下博物馆”成为盗墓者鲸掠的“宝地”。

    1933年,皖省长丰县朱家集(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/春秋属于楚国寿县地区)李三古堆被盗,大量青铜器被文物贩子转手到津门、京师等地,在全国引起轰动。

    楚大鼎因体积较大、转运困难才幸免于难,但这尊鼍鼓羞鼎没能逃脱厄运,被人偷走,辗转流落到欧洲。

    卢灿看着雅克。勒内,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开口。

    是的,他又想要将这件物品,带回香江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