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67章 三地巡展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明代项元汴天籁阁收藏过,入清,曾藏于江浙桐乡汪氏家族的求是斋,金农曾两度观赏《五牛图》,最后一次是在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十二月,此后《五牛图》流入清宫。

    1900年,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,《五牛图》被劫出国外,几经辗转,被香江企业家吴蘅孙买下,五十年代初,吴氏企业(吴家布料)濒临破产,吴薪孙忍痛决定出售《五牛图》。

    海峡两岸,基本同时得到这则消息。

    周总理当即就给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出紧急电报。香江分社秘书黄作财收到这封电报,马上向他的哥哥,时任新华社驻香江分社社长黄作梅汇报。当时,拿在黄作财手上的这封电报,只有八个字:不惜代价,抢救国宝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蒋钟正也想得到这幅画,还成立了抢救小组,甚至连把国宝运回去的轮船都准备好了,并安排KMT特务紧盯黄作梅的行踪,意图抢先一步。

    谁知,黄作梅兄弟玩了一手“瞒天过海”:由弟弟黄作才出面,与拍卖公司接洽,一本正经的与拍卖公司商谈购买《五牛图》事宜,吸引KMT特务目光,而哥哥黄作梅隐形匿迹,突然“失踪”。

    失踪的黄作梅去干嘛了?他通过工委同志,找到吴蘅孙的下落,直接与对方洽谈购买《五牛图》一事。

    最终在黄作梅兄弟的机智配合下,拿到这幅传奇名画,让台岛空欢喜一场。

    有关这幅画的双方斗智斗勇故事,在港台文博界老一辈人士中,流传甚广,所以,当《五牛图》重临香江,引来巨大震撼。

    鉴于去年中秋展效果不错,今年虎园博物馆有计划操持第二届,不过,福伯的意见还是以香江展出为主。就在刚才,卢灿冒出三地巡展的念头……

    别看政/治壁垒很严密,可卢灿知道,两岸双方,其实都有接触的念头,只是没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,更没人敢将这种交流摆上桌面。

    现在,以文博交流突破,无疑是绝佳的借口。

    这对于虎园博物馆还有卢家而言,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!尽管有一定难度!

    这绝对是一次巨大突破,王框比任何人都清楚,这件事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他摩/挲着脑门,沉吟许久,才抬头问道,“卢生,你和对岸……聊过这事?”

    自然没聊过!不过卢灿还是微笑着回复道,“李林灿馆长比较感兴趣,他愿意就此事牵线搭桥,难度有,不过,成功的可能性很大。”

    王框轻哦一声,点点头。

    李林灿是虎博的副馆长,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,以前是台北故宫的资深工作人员,在台北文博界很有影响力,这一点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卢灿趁机说道,“王社长,如果内陆对这件事感兴趣,虎园博物馆可以先行排遣李馆长和张馆长夫妇,前往台北探探路,您往上面汇报一下,是否合适?”

    张馆长夫妇,自然是张博驹夫妇,可谓内陆文博界的扛鼎人物代表,由他以虎博副馆长的名义,走访台岛,既能代表内陆,又能代表虎博。

    还有比这更好的人选吗?

    “这事我稍后和李菊胜商量一下,再给你答复!”

    送卢灿离开时,王框与卢灿的握手,很有力度!

    这件事能成功,对于他,对于新华香江分社而言,都是一大成绩!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你小子,还算有点气魄!我定最近一趟航班返港!”李林灿老爷子在伦敦接到卢灿的电话后,难得夸奖一句。

    嘿嘿,老家伙这脾气,还是这么急。

    赵太来在伦敦的藏品,分类工作已经结束,李林灿原本还等着装船工作结束,他押队乘船回来,现在听说这事,等不及了,准备马上返港!

    福伯和张老听到卢灿的建议,也没有反对。

    文化交流嘛,内陆一直找突破口,想来反对声音很小,至于台岛……只要蒋复璁老爷子支持,问题也不会太大。

    老一辈,谁也不希望两边一直僵持下去!

    在卢灿拜访新华香江分社的第二天,他终于接到王框社长的电话——原则上同意这次三方巡展,不过,香江虎园博物馆,必须为京城故宫展览藏品提供安全保障。

    这都不叫事!

    就在内陆回复抵达的一小时后,福伯接到蒋复璁院长电话,他详细询问这次由虎博组织的三方巡展具体细节。

    看来,台岛方面也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大事成矣!就等李林灿老爷子今晚到港,再拟定张老夫妇赴台计划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